三国时期,风云变幻,留下后世无数探讨追寻者。诸葛亮的“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周瑜的“既生瑜,何生亮”,曹操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等等,引人唏嘘,更是我们的文化瑰宝,世代相承。 同样被传承下来的,还有与三国相关的各种传说,其中之一就是卧龙锅巴的起源。相传,刘备三顾茅庐时期,正值诸葛亮退隐隆中,躬耕陇亩数年,家里拮据,几乎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听闻刘备要来拜访,诸葛亮的妻子黄月英看着锅里仅剩的几块锅巴发愁,不知道拿什么招待客人。在古人的礼仪中,有客来访,若不殷勤招待,是非常不礼貌的一种行为,直至今日依然如此。彼时,黄月英灵机一动,把几块锅巴过油炸了一下,顿时满屋子香气四溢,呈给刘备时,刘备胃口大开,问起诸葛亮,“卧龙先生,此美食为何名?”诸葛亮略微思考了一下,命名为“卧龙锅巴”。从此卧龙锅巴闻名天下。 传说虽无考证,但黄月英做锅巴的方式,却是正宗手工锅巴制作工艺的核心。卧龙锅巴更是沿袭于此,用柴火灶、甑子煮出米的原香,人工压制、过油做成卧龙锅巴,不添加任何添加剂,保持味道多年不变,这是对经典文化的致敬,也是为人们多年记忆珍藏一份回味。 卧龙锅巴在制作工艺、文化传承上,成为了三国文化的别样载体,让更多人在吃锅巴时,能深入了解三国,另一方面,卧龙锅巴也是8090后成长记忆的载体,陪伴了几代人从童年到中年,尽管时过境迁,卧龙锅巴的味道始终不变。 随着时代发展,卧龙锅巴选择用丰富的方式出现在人们面前,让更多人了解卧龙锅巴的健康与特别,这是卧龙锅巴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突破,更是对三国文化的别样传承。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