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动态: 上周,沪指累计涨0.61%,深成指跌0.08%,创业板指跌1.36%。 板块上,食品饮料、白酒、机场航运等权重板块表现强势,消费电子、半导体、军工等板块以冲高回落为主。 整体看,个股高低位切换比较明显,资金从题材股向低估值、周期类标的调仓。盘面上,食品饮料、游戏、消费电子等板块涨幅居前,农业、半导体、水利等跌幅居前。 截至8月21日收盘,沪指涨0.50%,报收3380点;深成指涨1.18%,报收13478点;创业板指涨1.72%,报收2632点。 本周新基发行情况: 据Wind显示,上周共57只基金发布成立公告,总规模达502.35亿元;共发行29只基金发布发行公告,30只基金首发。 上周发行产品中,广发稳健回报A的发行规模最大达127.07亿元;紧随其后的是鹏华中债1-3年农发行A和交银施罗德中债1-3年政策性金融债A,发行规模达79.95亿元和74.10亿元。 ![]() 上周净值排行TOP10: 股票型基金净值排行 ![]() 混合型基金净值排行 ![]() 企业聚焦: 公募基金非货币月均规模均不同程度提高 8月10日,中基协公布二季度公募基金、券商资管月均规模等各项数据。就公募基金来看,相比一季度,非货币月均规模前20名基金公司,排名上下有浮动,但在规模上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具体来看,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和广发基金公募非货币月均规模排名前三,较一季度规模分别增长765.36亿元、516.21亿元和660.77亿元。其中,易方达基金的增长规模居二季度公募非货币月均增长规模前20名之首。 二季度基金管理公司私募资产管理月均规模前三位,分别为建信基金、创金合信基金和博时基金,排名相比一季度未发生变化,其规模分别为5034.89亿元、3992.42亿元、2496.83亿元。其中,创金合信基金在二季度增长规模最多,为417.86亿元。 年内公募新发规模1.78万亿元再创新高 截至8月10日,公募年内新发规模已达到1.78万亿元,再度刷新纪录。产品方面,首募规模超过50亿元的爆款产品数量达106只,累计募集近1万亿元。其中,数量上,权益类和固收类爆款几乎“平分秋色”,但规模方面,权益类产品仍为主力,占比超六成。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8月10日,新发基金规模已达到1.78万亿元,远超2015年牛市下全年1.34万亿元,以及2019年全年的1.43万亿元。 就单只产品而言,年内新成立的50亿元以上的爆款基金数量已突破100只,达到106只,合计规模接近1万亿元,就各类型爆款产品的数量来看,包括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在内的权益类爆款达到56只,而以债券型基金为主的固收类爆款则也有50只。 中小基金公司寻求马太效应下突围 今年以来,在明星基金经理、头部基金公司大量吸金的环境下,基金行业的马太效应日益明显。不过,部分中小基金公司也在寻求突围方法,意图在权益类基金大发展的浪潮中占得一席之地。 不少中小基金公司推出的新发基金由投研总监、权益投资总监等团队负责人亲自管理,获得了一定的市场关注,比如已成立的光大保德信研究精选混合、兴银研究精选股票等基金,以及8月底即将发行的北信瑞丰优选成长股票基金。 在业内人士看来,对于一些没有明星基金经理、公司品牌效应加持的中小基金公司来说,打出“投研负责人”这张王牌来发行新基金,是在竞争日益激烈、马太效应凸显的行业环境中寻求突围的方式之一。 万亿基金发行背后冰火两重天 截止8月10日,今年以来有973只基金发行,发行规模合计1.67万亿元,爆款基金50多只,远超2015年和2019 年两个发行大年全年水平。 WIND数据统计,在121家有新基金发行的公司中,发行规模排名前13名的公司合计发行了8305亿元,占市场发行总规模的近一半;发行规模前20名的公司合计发行规模达到10400亿元,其中南方、易方达、汇添富、工银瑞信、华夏、睿远、鹏华等基金公司表现出色。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也有不少权益基金设置了规模上限,如2月18日,睿远均衡价值混合基金首发单日吸金约1224亿人民币,最终配售比例4.902651%,募集规模控制在59.65亿元。 除此以外,还有14家基金公司“颗粒无收”,中庚基金、弘毅远方基金、长安基金、东吴基金、富荣基金、国开泰富基金、恒越基金、华宸未来基金、金元顺安基金、天治基金、先锋基金、新沃基金、益民基金、中科沃土无缘发行盛宴。 中交基金总经理李雪松突发心脏病逝世 8月19日,又一位基金圈高管离世。据中交基金官微讣告,李雪松同志因突发心脏病,救治无效,于2020年8月19日7时4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51岁。 公告显示,李雪松生于1968年,日本广岛经济大学硕士学位,曾任中信证券金融工程组副组长,北京玖方量子金融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博时基金零售业务部副总裁,道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中植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中交投资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国融基金人事动荡持续 近日,国融基金旗下国融融盛龙头严选混合、国融融银混合、国融融泰混合、国融融信消费严选混合、国融融君混合发布公告,基金经理田宏伟因个人原因离职。 公开信息显示,田宏伟基金经理任职年限为2.15年,证券行业任职年限为7年,是国融基金旗下基金经理任职年限最大的基金经理,而田宏伟离职后,国融基金旗下仅有梁国桓、冯赟两位基金经理在任,两人管理着国融基金旗下6只基金。 今年7月18日,国融基金曾发布公告,公司总经理李宇龙因个人原因离职,不再转任公司其他职务。公开信息显示,李宇龙自2017年6月国融基金成立以来一直担任总经理一职,至今已3年有余。 此外,7月21日,国融基金还曾发布另一则北京分公司负责人变更的公告,国融基金人事动荡在7月后突然加速。而在今年2月份和4月份,公司副总经理黄向武和投资决策委员于化海先后离职,国融基金人事动荡似早有预兆。 基金经理频离职:87家公司离职人数达166人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30日,今年以来共有87家基金公司的部分基金经理离职。离职人数达到了166人,较去年同期的138人(77家公司)上升20.29%。从单家公司来看,有8家基金公司今年以来离职的基金经理人数在4位以上。 分析人士指出,今年市场行情波动较大。基金经理的离职,以在业绩考核压力下的被动离职居多。基金公司要留住人才,除了具备丰富的投研和渠道资源外,还应为基金经理打造开放包容的投研文化。“做时间的朋友,在公司经营和业绩考核之间,取得一个平衡点。” 鑫元基金债券评级不足3星董事长换人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4日,鑫元基金的资产规模合计为393亿元,其中债券型基金为337亿元,货币型基金为50亿元;而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合计仅为5亿元,占比不足2%。 此外,Wind数据显示,目前公司旗下共有9位基金经理,公募基金管理平均年限不足3年,最为“资深”的颜昕的基金经理年限为5.15年,郭卉、李彪等公墓管理年限不足2年。 具体来看,这9位基金经理分管鑫元基金旗下44只基金产品(各类份额合并计算,下同),其中,赵慧单独及参与管理了14只基金产品,涉及固定收益和主动权益产品;而郑文旭、王海燕、王美芹单独及参与管理的基金数量均超过8只,公墓管理年限不足一年的郭卉则有5只产品在手。显然,基金经理“一拖多”现象十分严重。 机构观点: 天风证券:市场中期还将继续震荡上行 天风证券指出,国内经济修复高于预期,疫情之下我国的不少行业体现出很强的韧性和全球竞争力,新老基建的投资也将继续加码。 天风证券表示,市场中期还将继续震荡上行,近期市场已经逐渐从之前的流动性驱动转为基本面驱动。行业层面,继续关注中报可能集中超预期的行业,如食品、家电、电新、机械、建材等。关注券商、环保、军工及底部形态较好的二线蓝筹股。 中原证券:创业板市场短线小幅整理的可能较大 中原证券表示,市场依然呈现结构性上涨的特征。两市成交量勉强维持在1.1万亿元的水平,未来沪指继续在3400点下方强势震荡的可能性依然较大。建议投资者继续关注政策面,资金面以及外盘的变化情况。预计沪指短线继续小幅震荡的可能较大,创业板市场短线小幅整理的可能较大。 中原证券建议投资者短线谨慎关注有色金属,安防设备,工程建设以及券商信托等板块的投资机会,中线建议继续关注部分低估值绩优蓝筹股的投资机会。 国金证券:当前仍维持对A股市场相对乐观的观点 国金证券指出,当前仍维持对A股市场相对乐观的观点,其中核心逻辑有三个方面:首先,随着地方专项债等资金逐步到位,各类扩大内需政策加速落地,这对于市场风险偏好和企业盈利都有所提振。 “其次,宽货币和宽信用的流动性环境将逐步得到确认,有利于A股市场估值抬升。”国金证券表示。 国金证券称,以A股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将持续受益于全球流动性宽松的大环境,外资将持续流入中国资本市场。全球资本大幅流入是接下来A股市场面临的资金层面重要边际变化。全球流动性宽松将持续一段时期,美元或进入新一轮的贬值周期,全球资本将逐步回流新兴市场,A股作为最大的新兴市场或持续受益。 银河证券:短期对港股保持谨慎,可关注优质标的低吸机会 银河证券指出,港股调整期,可关注因市场情绪回落错杀的基本面支撑性较强的优质标的。因经济弱势、中美矛盾深化等因素影响,港股短期表现或将较弱且波动性或加大,金融地产等香港本地股短期或难有起色,不过港股中部分优质的科技、消费企业多有基本面支撑,受疫情或海外因素影响较小,在市场情绪回落时,可把握低吸机会。 银河证券称,业务在中国大陆的企业受益于国内在疫情防控、经济修复、政策定力等多方面的优势显著,基本面向好的趋势确定性更强,在海外因素增加港股波动时,可布局与国内基本面关联紧密的优质标的。 华西证券:政策持续加码,汽车行业加速复苏 华西证券表示,目前板块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刺激政策+首购需求”双重逻辑驱动需求持续回暖,将催化乘用车板块投资情绪,提升板块风险溢价能力,给予乘用车板块“推荐”评级。 此外,新能源汽车方面,华西证券称,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从政策驱动向供给端驱动转变的关键时刻:政策端国家补贴延长两年至2022年,同时2020版双积分政策落地明确最新积分要求,长效激励机制逐步完善。 “供给端爆款车型密集上市成为核心驱动力,类比智能手机发展史,爆款车型的出现将推动行业从导入期迈入成长期,从2.0时代迈入3.0时代。”华西证券表示。 国信证券:新政策拔高度,半导体产业再出发 国信证券表示,半导体板块全面受益,受益最大的是制造和设计。首先,中国半导体产业的短板是代工制造,本次政策明确指出对相关半导体制造企业免征企业所得税,受益标的——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华润微。 国信证券认为,并购整合做大,是全球半导体和中国半导体的趋势。本次政策专门提及“鼓励和支持集成电路企业、软件企业加强资源整合,对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的重组并购”。 “芯片设计厂商是最终销售端,是最适合并购整合的,也是此次政策最受益的环节,芯片细分领域的龙头有技术实力、有资金、有市值优势主导并购整合。”国信证券表示。 (搜狐财经综合财联社、21世纪、金融界等整理;编辑/徐佳雯)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