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亭林,自古就是浦南重镇, 也是金山距离市中心最近的镇。 有四千多年的良渚文化,底蕴深厚。 ![]() 南朝梁陈年间,顾野王隐此修《舆地志》。 宅旁有林,人称“顾亭林宅”, 亭林之名由此而来。 跟着小编踏入“江东孔子”顾野王隐居地, 穿越时间与空间,遇见不一样的亭林! ![]() “江东孔子”顾野王 顾野王(519-580年),是南北朝梁陈间 著名文字训诂学家、历史地理学家、文学家, 亭林是顾野王平生重要游寓、创作之地。 ![]() 他在此写下的全国性地理总志《舆地志》, 既详考山川古迹之典故,又注明其文献出处, 代表了南朝地理学发展的最高成就, 被称为开中国地学体例先河的巨著。 而他著述《舆地志》所在的“读书堆”, 如今已经成为“亭林八景”之一。 ![]() 到亭林,了解“江东孔子”顾野王生平事迹, 感受古老城镇的文化魅力! 还有独特的非遗文化、历史古迹、特色美食, 等你来一一探寻! 非遗文化 生生不息 金山如画 亭林非遗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历史地理和人文环境, 亭林腰鼓、亭林月饼制作技艺, 都折射出了亭林悠久的文化底蕴。 亭林腰鼓 亭林腰鼓起源于民间,被誉为“江南第一绝”, 是亭林镇“一镇一品”特色文化项目。 从2008年开始,数次荣膺市、全国腰鼓比赛一等奖, 2013年,被列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亭林月饼制作技艺 亭林月饼制作技艺,已传承百年, 是第六批金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月饼皮层酥松,馅料甜而不腻, 尤其是猪油夹沙口味,深受人们喜爱。 历史古迹 熠熠生辉 金山如画 在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的熏陶下, 亭林这方厚土隐匿着众多历史古迹, 每一个古迹都有一段历史故事。 亭林古文化遗址 位于亭林镇华亭路55号亭林公园内, 1966年发现,遗址分布在祝家港东岸, 出土遗物为典型的良渚文化, 有墓葬、石器、余器、陶器等。 ![]() 华严塔 松隐禅寺内的华严塔,是浦南现存唯一古塔。 明洪武十三年,由德然和尚募资历时四年建成。 塔为方形七层,砖木结构,承唐代风格, 2002年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 招贤浜古文化遗址 遗址发现于1975年,分布面积约1万平方米, 主要遗物有良渚文化和吴越文化, 1984年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地点。 2003年,出土少量西周至唐宋时期的文化遗物。 ![]() 铁崖松 位于亭林镇复兴东路106号的古松园, 为元代文学家、书法家杨维祯亲手栽植, 因杨维祯号铁崖,故称“铁崖松”, 又被誉为“江南第一松”。 ![]() 舌尖美食 风味依旧 金山如画 亭林,有数不清的文物古迹, 更有让人想起来就流口水的美食, 你需要用舌尖感受亭林味道。 亭林野鸭 亭林野鸭由二十几种配料加工酱烧而成, 鸭子肉质紧密且不油腻, 切开之后随手抓一块往嘴里送, 满满的酱香扑鼻而来。 ![]() 松隐羊肉 亭林的“松隐羊肉”声名远播, 这里的羊肉肥而不腻,羊汤鲜美异常, 每到三伏天和冬季时分, 都有许多人慕名而来,吃羊肉、喝羊汤。 ![]() 后岗响油鳝丝 在金山小有名气,常有食客慕名而来。 当滚烫的热油浇到新鲜鳝丝那一刻, 香味弥漫在空气中,经久不散, 尝一口软糯滑嫩鲜香,是记忆中的味道。 ![]() 亭林炙豆 每到收割毛豆的时节,亭林人都会做炙豆, 这项传统手工艺食品, 制作过程并不复杂, 但它却是很多人的童年回忆。 ![]() 亭林雪瓜 雪瓜至少有100多年的历史, 在当地有着"小白瓜"、"地瓜"等俗称, 它以鲜嫩松脆、香甜爽口而闻名, 且能带皮一起吃,是珍贵的农家甜瓜品种。 ![]() 亭林肉圆 由糯米和肉末经多道工序制成, 现炸的肉圆外脆里嫩, 红烧的肉圆松软可口, 咬一口肉汁四溢,让人回味悠长。 ![]() 亭林蛋饼 这个美食在亭林连续红了20多年, 在亭林家喻户晓,在全金山也有名。 青绿的香葱、诱人的里脊肉、独特的甜面酱… 一口咬下去,超满足! ![]() 春回大地,金山如画, 从“江东孔子”顾野王的故事开始, 了解亭林的历史文化底蕴, 品味亭林的美好“食”光。 资料:文旅金山 编辑丨陈薇婷 责编丨翁羽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