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人间美味,品百味人生,欢迎来到南方+客户端美食+专栏。 ◎饮食故事 安仁元宵米塑是湘南安仁县民间用来庆祝节日或喜事的传统食物美术品。做元宵米塑,俗称“琢鸡婆饺”,是千百年来,安仁人们自发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乡土文化习俗。2012年,元宵米塑被列为湖南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元宵米塑与其说是一种艺术,不如说是一种情感。 元宵米塑历史渊源久远。相传远古时期,安仁先祖为纪念始祖炎帝神农发明农耕文明的圣德,在元宵节始发兴起。据《安仁县志》记载:“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俗称‘正月半’,是日,家家兴吃元宵,用米粉‘琢鸡婆’,将米粉特殊加工后,塑成各式各样的飞禽走兽,供‘三宝老爷’,以祈六畜兴旺。”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文化习俗。后来逐渐由单一用来祭祀,相亲、馈送亲朋好友,孩子娱乐,饮食的佳品。在安仁,以鳌为主的米塑更为盛行,相传“龙生九子,鳌占头”,为龙头,龟身,麒麟尾。鳌在安仁民间取义出人头地,做人要顶天立地,也寓意一个家族的兴旺发达。 ![]() “元宵米塑”具有取材范围广、涵盖面宽,全民性、实用性、娱乐性、艺术性浑为一体,造型七分塑、三分彩的基本特征。做工工艺大众化,所用器具和原材料简单,各家各户都有,主要为优质晚稻籼米、糯米,食物颜料,石磨磨粉,米筛、筷子、刀、剪、碗、锅、蒸笼等。 在安仁民间,食物颜料大多取之于山间果实,或者花花草草。比如黄色,基本取栀子花的果实,把栀子花果实浸泡在适量的水中,达到浸润效果。紫色,则取之于地莓等植物果实。 ◎ 食材清单 晚稻籼米,糯米,比列为5:2,黑芝麻等。 ![]() 蒸熟的鸡婆饺 ◎ 做法步骤 将米碾成粉末再过筛; 将少量过筛的米粉加水蒸熟,然后与干米粉加水混合反复搓,制成粉坯; 将粉团塑成各种动物或植物形状; 上色,眼睛大多用黑芝麻代替,又叫“画龙点睛”; 用蒸笼或鼎锅蒸熟即成。可即时吃,冷却后加热,可蒸可油炸可火烤,味道好吃了,既可饱口福又可饱眼福; 米塑的收藏,可达半年。每天用新鲜山泉水保养,半年都不会坏,不变质。 ![]() 形态可憨的家禽 ◎食养密语 元宵米塑历经沧桑岁月,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内涵。具美学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民俗学价值等。对挖掘和研究传统民俗有着非常重要的、科学的参考价值。元宵米塑与其说是一种艺术,不如说是一种情感。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至善至美艺术的追求。在我国,这种技艺,仅此安仁民间盛行,并发扬光大。 安仁米塑不光是湘南民间民俗艺术的一种珍贵记忆,也是安仁民俗的一个珍贵留存,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延伸,更是湘南地区具有代表性和富有独特内涵的文化遗产。 ◎ 美食+档案 谭旭日: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美食专栏作家,佛山市政协委员,陶瓷企业职业经理人。 ◎在+学做菜、美食+推出时间 周二:19:40 周三:19:40 周四:19:40 周五:19:40 周六:10:00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