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 财经原创文章
随着网易、京东回港历程不停提速,拼多多昨日也被传出二次上市方案,中金为保荐人之一。
不外,拼多多对此予以否认,表现公司现金流安康,足以让「百亿补贴」连续多年,暂无任何二次上市方案。
拼多多这份自傲站得住脚吗?
另辟蹊径的竞争
2015 年 9 月建立的拼多多,诞生在了一个淘宝、京东双雄争霸的年代。
其时的中国电商格局,怎么看都没有给拼多多充足的发展的空间。让全部人受惊的是,拼多多仅用两年的时间就交出了 150 亿商品生意业务总额的神迹般结果单。而同样的结果,阿里巴巴用了 5 年,京东用了 10 年。
可以说,拼多多在本日的中国电商范畴,正在紧追阿里,固然市值仍相差甚大,但年度活泼买家已突破 6 亿,与阿里巴巴的差距不到 1 亿。

但是,单纯用一个网站生意业务数据额的数字来评价拼多多的征象级体现,就显得过于薄弱了。
拼多多的乐成公式,有太多因子。
首创人黄峥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盘算机硕士,结业后参加谷歌。2006 年,黄峥与李开复一起创建谷歌中国办公室。2007 年,黄峥从谷歌去职创业,先后建立电商代运营公司和游戏公司。
盘算机工程师、游戏开辟的配景,让首创人黄峥将 " 用户体验 " 四个字带进了拼多多的血液里。拼多多另辟蹊径,用 " 交际电商 " 的模式,满意了人们对于缺失的交际元素的诉求。
当消耗酿成一种体验,当省钱酿成一种交际,拼多多就如许迅猛地走进了群众的生存。
2016 年,腾讯投资了拼多多。今后以后 " 分享至微信 " 便不再只是一个简朴的营销途径,而是刺眼的数字。资源加持下的拼多多,均匀仅靠 2 美元的本钱就可以得到一个新用户。而与此同时,电商京东得到一个新用户均匀必要耗费 39 元美金的本钱,而淘宝则必要 41 美元。

2019 年 11 月,拼多多的月活用户量仅在第三季度就增进了 85%,到达了近 4.3 亿。2019 年第四序度,拼多多总收入凌驾 100 亿人民币,比照 2018 年第三季度的 56 亿人民币,同期增进 91%;月活用户 4.82 亿,同期增进 77%。
5 月 22 日,拼多多发布了第一季度财报。第一季度总收入达 65 亿元人民币,同期增进 44%。本季度均匀月活用户 4.87 亿,比照 2019 年同期增进 68%。
在已往的一年中,拼多多平台生意业务额达 11572 亿元人民币,同期增进 108%。年度活泼买家已达 6.28 亿,单季度劲增 4290 万,且还在保持 40% 以上的增速。与此同时,活泼买家均匀年付出金额也较比客岁同期增进了 47%。
疫情期间,即使是在物流、交通运输体系的范围下,拼多多表现,依然天天有均匀 5 万万订单的发货量。
必须认可,拼多多用结果证明白本身。那么,回到文章开头的题目,拼多多在古迹般增进的背后真的底气十足吗?
资源不信故事
拼多多战略副总裁 David Liu 曾表现,自 2016 年以来,公司每年的运营现金流量不停为正,不会用投资者的钱来补贴用户。
据拼多多财报可知,至一季度末,其账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为 425.75 亿元。
但现金及等价物仅为 55.27 亿元,同比暴跌 75%。固然能依赖 370.48 亿元的短期投资,但可见其现金斲丧量之高,非常惊人。

相比之下,阿里巴巴停止 12 月 31 日的自由现金流则高达 783 亿元。据媒体分析,拼多多的自由现金流,假如在 57.68 亿元的根底上再剔除资天性付出,不清除为负值的大概。
现实上,拼多多的谋划现金流首要泉源是应予商家的应付款。说白了,拼多多通过百亿补贴不停吸引商家入驻,商家交了更多押金,卖了更多东西,GMV 和现金流就如许充实起来了。
换句话说,拼多多的现金流是提前预付了将来的负债,现实上是受限的。
别的,为了进步活动性,拼多多在客岁 9 月发行了 10 亿美元的可转换债券,并在本年 3 月又完成了 11 亿美元的定增融资。
现在看来,拼多多并没有制止百亿补贴的方案。但是,这一贸易模式到底能连续多久呢?
拼多多已一连四年亏损,2018 年亏损额凌驾百亿元,2019 年略有收窄,但仍快要 90 亿。本年一季度的亏损幅度同比又有所扩大,归属于拼多多股东的净亏损高达 41.19 亿元,远超市场预期的 26.7 亿元,比客岁同期多了 129.88%。
别的,一季度,平台的贩卖与市场推广费用到达了 72.97 亿元。回顾 2019 年整年,拼多多的贩卖和营销费用高达 271.742 亿元,较 2018 年的 134.418 亿元同比增进了 102%。
当拼多多在更加认真讲着 " 亏损换增进 " 如许的故事时,故事配景早已发生了改变。
拼多多这一下沉赛道连续出现新的身影,财大气粗且已红利的阿里巴巴与京东纷纷入局,百亿补贴之战愈发胶着。
对此,外洋金融效劳机构 The Motley Fool 的分析师 TMFSunLion 绝不讳言地表现,拼多多这类 " 不吝统统代价实现增进 " 的战略,雷同于瑞幸咖啡挑衅星巴克,在与阿里巴巴和京东的烧钱大战中,很大概会反噬投资者。
他以为,拼多多还是一支有前程的发展股,但估值不值得这么高。固然收入强劲,但贸易模式 " 创建在流沙之上 "。

就在一季报发布后不久,摩根大通、高盛、杰富瑞等多家华尔街投行拉响 " 降级 " 警报,以为拼多多财报数据存在注水。
摩根大通以为,拼多多在一季报中将大量未完成 / 退货订单计入 GMV,从而导致 GMV 在疫情期间仍保持 99% 的高速增进,并不能反映现实成友爱况。因此,将拼多多将来 12 个月目的价调低到 25 美元,直接腰斩其时的现实股价。
随后,几家国内券商也进一步跟进,下调评级。
这直接导致拼多多 5 月 27 日的股价一度跌破 60 美元,两天内市值缩水 700 亿元。

看来,美国投资者对于烧钱的资源故事已不感爱好,更对这类模式的中概股有着鉴戒之心。
拼多多是电商将来吗?
实在,相比于其他中概股,外媒对于拼多多的态度照旧比力正面的。
因其针对目的群体的营销计谋,及添加交际元素的拼单属性,福布斯杂志曾评价拼多多为 " 交际版的 Costco",并歌颂其首创人将游戏体验及电商体验相融合,创造了拼多多古迹般的用户黏度及贩卖增进。
不外,外媒团购、拼单这个概念并不新奇。前有美国 Groupon,后有中国美团网。
早在 2008 年 11 月,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团购网站 Groupon 建立了。三年后,Groupon 乐成上市。近五年来,股价起升降落,从每股 6 美元跌到了每股 1 美元。
而 2018 年上市的拼多多,却从每股 20 多美元涨到每股 64 美元。以效果论,拼多多确实是少有保持股价高速上涨的中概股之一。
同样是团购的概念,行业先行者的 Groupon 一起跌跌撞撞、不温不火;而行业新秀拼多多却在中国这个底盘深厚的市场生根发芽、花繁叶茂。
看似雷同的贸易模式,但 Groupon 聚焦的是都会里一些中高档商品、享受型效劳的商家,好比 Spa、按摩、高档餐厅、周末出游等等。而拼多多却聚焦在那些生存必须品,飞入平常百姓家。
一面是美国本地库存积存、贩卖不佳的中高档商品,一面是可以依托中国物流、代价实惠的生存必须品。
不一样的战略和定位,两种截然差别的市场反应,不得不再一次把 " 消耗 " 这件事拉回到 " 目的群体 " 这一底层逻辑上。

拼多多的乐成是有中国特色的乐成。微信的流量扶持、兴旺的物流网络、广阔的群众根基,都是成绩一家 " 拼多多 " 的必备元素。
拼多多的乐成大概不能被其他国家和地域所照搬、复制,但其开创的交际电商新期间,最少证明白这是一个不错的买卖。
诚然,想要成为优质增进而且红利的中国电商,拼多多另有更长的路要走。要想摆脱电商版瑞幸咖啡的质疑,也只能用更强盛的气力去回应。
作者:思文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