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各大巨头们发成绩单的时候。 今日午后,腾讯控股公布三季报,金融巨头再一次没有令人失望。 第三季度,公司收入1254.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经营盈利439.53亿元,同比增长70%;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385.42亿元,同比增长89%。 几万亿市值的公司,第三季度净利润增幅仍能达到90%左右,实属难得。 ![]() 而从前三季度业绩表现来看,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已经超千亿元,同比增长40%,超过去年全年业绩。 增值服务增速最猛 具体来看,增值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幅最猛,网络广告业务和金融科技业务合计都不及增值服务一项。 数据显示,增值服务业务第三季的收入同比增长38%至人民币698.02亿元。这一部分又可以分为网游和社交网络收入两部分。 其中,包括《和平精英》及《王者荣耀》在内的国内及海外智能手机游戏的收入在三季度录得414.22亿元,增幅45%;而社交网络收入如腾讯音乐、视频会员服务等增幅则为29%至人民币283.80亿元。 广告变现较为克制 其二,网络广告业务第三季度同比增长16%至人民币213.51亿元,这一部分统计的主要是微信等进行广告投放获得的收益。 很多人可能会疑惑,腾讯如此大的流量,广告业务占比似乎较不少巨头有明显差距。一则研究表明,拼多多、字节跳动、阿里等广告收入占比都显著高于腾讯。 不过,和很多巨头不同的是,微信的主要功能是社交,而社交对于广告的容忍度很低,因此腾讯属于巨头中广告变现方面较为克制的一种。但腾讯显然不愿意放弃这块肥肉,仍在探索各种形式。 ![]() 三季报中,腾讯反馈因广告主对其视频形式广告反应良好,提升了移动广告联盟的eCPM,推动了其收入增长。 有券商称,未来腾讯将在搜一搜、看一看、小程序、视频号等位置不断提高算法能力,尽可能以不影响用户体验的同时增强广告位的植入。 “甚嚣尘上”的金融科技走向何方? 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的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幅则在24%,录得332.55亿元。 腾讯称,这部分增长主要来自商业支付及理财平台的收入增长,而企业服务收入的增长则出现了放缓。 按照收入占比来看,可以看出,增值服务占比有了4个百分点的提升,而金融科技以及网络广告的占比则各自减少了2个百分点。 ![]() 近期金融科技板块由于受到“马云炮轰论”影响,持续低迷,几大巨头万亿市值蒸发。 但在腾讯财报中,我们可以看到,金融科技业务的收入仍保持与前几季相当的健康增速。腾讯表示,由于商业支付及理财平台业务持续扩张、社交支付及小额贷款业务保持温和增长,腾讯的总支付金额同比增长已经超过30%。目前,腾讯还在持续提升线下交易的渗透率以及在小程序等零售类别的交易频率。未来,腾讯将进一步扩大理财平台的客户基础,毕竟目前理财通在支付用户中的渗透率仍然是偏低的。 不过,就在本周,天眼查APP显示,马化腾卸任腾讯理财通法人,这也引发了舆论关注。 ![]() 业内都知道,近些年,借助微信生态圈积累的用户流量,腾讯的金融科技正成为公司的增长王牌,而且有机构为这一板块估值2100亿美元,也就是人民币1.4万亿左右。 腾讯方显然不愿意过多引起监管关注,多场合提到要与监管合作,不当“出头鸟”。 券商认为反垄断影响有限 毋庸置疑,腾讯是国内首屈一指的互联网巨头,而且在疫情影响下,价值被更多发掘出来后,市场更加看好这种巨头的潜力。 但后续巨头会否受到政策影响,出现估值打折现象,业界也仍在讨论。 以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反垄断指南来看,虽然二级市场投票下市值惨现蒸发,但从长期趋势来看,如果巨头们都保持开放格局的话,其实反垄断影响也比较有限。 中信证券形象地举例,如果微信开放让抖音分享,抖音的短片或将提升微信平台内容丰富度,拉动微信使用时长提升。如果微信开放淘宝分享封禁后,阿里巴巴接入微信小程序电商体系,或将带动腾讯交易生态发展。微信平台的活跃程度也或将得到提升。 只能说,尽管政策端风起云涌,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巨头在疫情下交出的财报质量。 来源:金融界网站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