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 7月2日,两市股指在金融、地产等权重的带动下维持强势震荡上扬态势,午后再度拉升走高,沪指大涨逾2%逼近3100点大关,深成指涨逾1%,创业板指翻红。两市成交额时隔近四个月突破万亿大关。 截至收盘,沪指涨2.13%报3090.57点;深成指涨1.29%报12269.49点,创业板指涨0.2%报2424.39点,上证50指数(3084.2381, 74.38, 2.47%)涨2.47%,两市合计成交10801亿元。 Wind数据显示,北向资金全天单边净买入171.15亿元,创6月19日以来新高;其中沪股通净买入111.61亿元。 盘面上看,“牛市旗手”券商板块集体爆发,中泰证券(14.250, 1.30, 10.04%)、光大证券(19.120, 1.74, 10.01%)、太平洋(3.520, 0.32, 10.00%)、浙商证券(11.990, 1.09, 10.00%)、中信建投(43.360, 3.94, 9.99%)等逾10股涨停,保险板块大幅走高,西水股份(10.090, 0.89, 9.67%)涨停,中国人保(7.350, 0.63, 9.37%)涨近9%;银行股亦集体拉升,青农商行(4.980, 0.45, 9.93%)涨停,西安银行(5.710, 0.41, 7.74%)涨近8%;地产板块再度活跃,泰和集团、格力地产(14.050, 1.28, 10.02%)、金科股份(9.880, 0.90, 10.02%)、市北高新(10.100, 0.92, 10.02%)等涨停。此外,煤炭、石油、电力、钢铁、有色等周期股均发力走高,酒类股亦有所表现,贵州茅台(1544.000, 49.73, 3.33%)涨逾3%再创历史新高。 对于今日市场走势,北上资金在连续两日休市后今日开闸,除了进一步流入外,从方向上看流入沪股通偏多,这也给主板低位低估值的蓝筹股明显的支撑。进入7月后,我们可以看到市场风格似乎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上半年持续走强的医药医疗个股出现持续回调,而低位低估值的地产、银行、煤炭等蓝筹股频繁出现在涨幅榜前列,其实这一现象也不难理解,主因持续走高的个股积累获利盘较多,而金融、周期等板块因经济逐渐复苏,其低位低估值优势显现,便出现板块间高低切换的态势。目前市场的争议点在于上半年持续走强的医药、消费、科技是否全部切换至低位的蓝筹股中,上半年走强的品种有其自身基本面的支撑,只是因为短期涨幅过大后引发抛压,风格完全切换概率较小,但不可否认的是低位的金融、周期等板块确实存在阶段修复的动能,因此成长与价值的风格建议均衡配置,成长方向中关注科技股为主,如消费电子、芯片、游戏等;价值方向中可关注周期股,如地产、有色金属等行业龙头品种。 对于近期市场走势,开源证券指出,2020年下半年伊始的第一个交易日,市场发生了具有较强指示意义的情形:1、上证综指收涨1.38%,突破3000点,而创业板跌0.75%;2、对指数上行拉动最强的是“顺周期”行业;市场自疫情以来偏好的“高成长”板块,明显回调。在此前交流中发现,大量投资者对顺周期价值板块更多是“看多而不做多”,背后原因可能是:虽然估值极度分化,注重“胜率”的右侧投资者仍然希望等待更多市场与基本面的右侧信号。但发现,经济复苏已经开始被债券和商品定价,但由于成长/价值的极致风格,这种复苏却未在价值股中反应。顺周期板块的“爆发”可能体现了强调的“赔率思维”开始生效,即赔率*胜率=预期收益率,对于复苏持续性的担忧从投资角度应该被重新审视。 该机构表示,根据历史复盘,“风格切换”可能有三个阶段,持续时间至少187天以上。投资者往往倾向于等待进入全面占优阶段再系统性迁移,但由于此时可能发生拥挤交易,会错失较多收益的同时加速市场风格的变化,因此仍然需要在左侧布局。后续价值股的修复不会一蹴而就:此前报告中曾提到M1-M2同比增速趋势和PPI等指标尚未确认右侧。但这反而给与了投资者“上车”的机会,弹性最大的时刻尚未来临。建议提前布局:第一,受益于投资确定性快速复苏、当前估值仍较低的:建材、工程机械、建筑;第二,处于周期底部,环比改善目前仍未被定价的:化工、煤炭;第三,低估值且存在修复空间的:房地产、非银;第四,顺周期消费:家电,白酒,汽车。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马秋菊 SF186 |
说点什么...